2017年10月底,她撇下三岁的儿子、病弱的母亲来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世界屋脊”那曲,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藏;
2018年3月,她顶着高原反应成功主刀首例巨大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填补了那曲人民医院空白;
8月,她为一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做了手术,这是医院妇科首例腹腔镜手术;
……
11月,她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说:“每位援藏队员都当得起这份荣誉,我只不过是作为代表去领了这个奖而已。”
她,就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第三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 那曲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高娜。
偶然结缘 千里援藏
作为地球上的“第三极”,西藏以其远离尘嚣壮美的雪山、纯净的湖泊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探险。2012年8月,正是去西藏旅游的好时节,高娜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藏。蓝宝石似的天空跟湛蓝的湖水交相辉映,朵朵白云似乎触手可及,拉萨和日喀则的风光让她流连忘返,她的心中震撼不已。彼时的她还丝毫不知,她跟西藏的缘分远不止于此。
2017年10月的一天,她出差时在火车上突然接到通知,医院要选派业务骨干赴那曲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科室包括她有几个符合条件的人选。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儿子才三岁,爱人也是医生,经常值夜班,家里父母身体不好,母亲得了帕金森,她要是走了,家里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她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短短几天,她就因压力太大而上火,嘴里起了大泡。科室里同事家庭情况她是知道的,比她更加为难。再三考虑后,她硬着头皮跟家里提起此事,爱人担心地问她:“那曲气候条件那么艰苦,你能行吗?”父亲是个老党员,宽慰她说:“我听说了,那曲很艰苦。可这是件光荣的事,孩子我们来帮忙照顾,他长大后懂事了会以你为荣的。”医院领导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后和她爱人所在的大医附二进行沟通,在援藏期间给予最大关怀,不给他安排夜班,以便照顾家里。10月底,她怀着和5年前旅游时完全不一样的心情来到了那曲。
因材施教 玉汝于成
来到那曲人民医院后,虽然已经有了前两批援藏专家的努力建设,妇产科仍然存在缺少设备、药品、科室医务人员基础薄弱等困境。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她立即着手培养科室的3名带教学员。“只要每个学员都能尽快成长起来,就没有人手不够的掣肘,手术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她这样解释道。带教开始时,她采取理论结合手术病例的方式进行授课。一段时间后她就发现,学员们因灌输式教学而被动学习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印象不够深刻,往往讲过好几遍还不记得该怎么做。鉴于此,她及时做了调整: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学员术前准备、术中学习、术后讨论、PPT总结宣讲等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学员对基本理论、术前交代、手术要点、注意事项、术后管理等一系列知识的储备。她回忆道:“刚开始她们发言时都有点胆怯,不敢讲话,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学员们都变成了自己主动讲、要求讲了。这点让我很欣慰。”为了解决临床实践机会少的问题,高娜带领学员利用技能培训中心规范手术操作、进行腹腔镜训练。她要求学员从最基本的缝合、打结做起,每个人必须熟练掌握才算过关。
高娜在培训上讲解腹腔镜手术特点
训练一段时间后,带教学员成长迅速。2019年2月,她在内地休假期间科里发生一例阴道分娩子宫膀胱破裂病例,次央副主任带领当地医生进行了急诊子宫膀胱修补术,术后出现阴道漏液。她指导学员行膀胱灌注紫试验,确诊为尿瘘,以持续膀胱导尿的办法予以处置,择期行修补术,解决了术后尿漏的难题。她回来之后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肯定其处理方式,同时总结了产程观察与处理不足之处。
为使学员熟练掌握阴道镜操作技术,高娜充分利用农村和城镇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机会,采取现场指导、视频解难、事后总结的办法带教学员。通过跟学100余例初筛异常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学员次央副主任熟练掌握了阴道镜检查技术,并独立开展20余例阴道镜检查。次央副主任已能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手术,其他学员也进步很大,“传帮带”成果斐然。
杏林春暖 造福高原
2018年3月的一天,冬休回来不久的高娜接到手术通知,顾不得高原反应,她急忙赶到科室。患者贫血貌、精神状态差,超声检查显示最大子宫肌瘤直径达10cm。手术指征明确,但术前需纠正贫血、改善一般状态。经过6天终于完善术前检查和各项术前准备,包括与手术室沟通确认及准备手术器械。在她的指挥下牵引子宫、断圆韧带、断血管、剥离子宫肌瘤、切阴道,一切步骤井井有条。同时为降低卵巢癌发生风险,还做了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这是那曲人民医院首例巨大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等下完术后医嘱,她才松了一口气。“以前在大医附一手术的时候,没有碰到过跟助手、护士配合不够默契,手术器械也欠缺的状况,当时感觉挺难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她还是有点后怕。病人术后恢复得很快,“我去查房看她的时候,她已经能够自己坐起来了,表情非常轻松。”高娜说,“她甚至用汉语跟我说‘谢谢’,虽然无法进行更多的交流,但眼神中流露出来那种对医生的信任与敬重让我终生难忘!”
首例巨大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手术中
她清楚地记得第一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一位尼姑,她因肚子疼在哥哥的陪同下前来就诊。B超显示患者盆腔有包块,CT检查考虑为畸胎瘤,肿瘤标志物C199、C125也有异常。跟患者沟通后,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并要求切除阑尾。术中发现患者不是畸胎瘤,而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跟肠管等周围组织粘连很严重,且阑尾僵硬,有慢性炎症。由于要分离周围的粘连,比单纯切除畸胎瘤手术难度大很多,手术持续两个多小时,终于结束了这个复杂手术。患者术后没有病痛的折磨整个人显得非常阳光,笑着跟高娜道谢的时候眼睛亮亮的,很美。
她说道:“海拔4500米的那曲医疗条件远比不上内地,辅助检查准确性不够,当地老百姓医疗观念也差,非病重到一定程度不到医院就诊。所以虽然听起来是简单的子宫肌瘤手术,但是肌瘤却是体积大、位置特殊,手术非常困难。在家里遇到困难时,会有老师和主任帮忙解围,但在这里,遇到棘手病例有时打电话请教完内地专家马上就上手术台,只能指望自己。”这一年多的时间也是她的“断奶期”,对于她的心理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高娜跟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来到那曲一年多,高娜多次深入偏远乡村为女性患者进行义诊。看到藏族同胞连最基本的健康保障都无法做到,她痛心不已:“在内地,孕妇无论在家里还是去医院产检都是很受优待的,但在这里连产检都很少做,临产的时候往往还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月份不足。”今年“三八妇女节”她受市妇委会邀请做健康宣教培训,针对孕产妇不够重视产检、妊高症多发等问题,就如何建立孕检手册跟各单位参训人员进行探讨。比起去年宣教时对当地情况不了解,她说: “自己感觉今年讲的比去年‘接地气’,因为这一年对当地各方面都有最直接的了解,知道当地群众最需要被关注的是哪方面。希望无论是孕产妇家属还是医务工作者都能多多关注她们的健康问题。”
爱的奉献 情暖藏区
援藏专家有三个月的冬休期,快到回家的日子了,这天高娜和儿子视频:“妈妈快要回来了,儿子想妈妈没?”没想到平时视频的时候经常对自己不理不睬的儿子听后嘴角下垂、眼眶湿润,委屈地抽泣起来。高娜再也无法抑制思念之情,强忍哽咽:“儿子不哭,妈妈就快回来了……”匆匆挂断视频,此时,母亲和孩子在屏幕的两端都已泪流满面,浸湿衣襟。陪伴的日子总是显得短暂,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返程的前一天,母亲因肠梗阻住院,爱人要出差,家里只剩下儿子独自在家,她只好找来朋友过来帮忙。晚上,她跟儿子说:“儿子,你睡醒后妈妈可能已经走了,不要怕,有阿姨陪着你,要听阿姨的话知道吗?”儿子懂事地点点头。候机时她接到儿子的电话:“妈妈,你上飞机了吗?我会好好听阿姨的话。”她不禁感叹,援藏时只有三岁的小家伙真的长大了。记得有一次打电话说她在那曲养的小鱼死了,儿子可能视频时见惯她吸氧,着急地说:“妈妈,那快给小鱼吸氧啊!”孩子充满童真的话逗笑了她,抚慰着她的心。
马上就要结束一年半的援藏,她终于能够理解去年柔性援藏专家回辽宁后跟她说“来那曲之前觉得不怎么想来,来了之后就舍不得离开”的心情。回想起这一年多的日子,有失也有得。高娜说:“这一年多,在家庭上,我错过了孩子童年时期一段宝贵时间的陪伴,也缺少了对父母家人的照料;业务上比起大连的同事,因妇科患者量远低于内地、动手机会减少,可能手技还有所退步。但来到这里处理复杂问题和独当一面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这里的患者更需要我,我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民族大团结的友谊,这已经足够了。”
怎能忘记科室里一起上手术、共同过林卡、她们送来的鲜花、酸奶、饺子和牦牛肉;怎能忘记有位病人切口愈合不好,只有看到她来处理才心里踏实,语言不通就让孩子翻译;怎能忘记今年冬休回来时科室同仁为她精心布置的公寓,里面摆满绿色植物、具有藏族特色的小吃,惹得其他援藏队员好不羡慕……这些不仅被她收进援藏前专门买来用作记录援藏生活的相机里,更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高娜把那曲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用脚丈量、用心服务,援教并进、砥砺自我,就像雪域高原的一朵格桑花,在援藏事业中绽放着美丽。正像她所说:“一次援藏行,一生那曲情!”